想要培育数量多、质量好的草莓,生产苗。种苗选择是基础,田间管理是关键。
种苗母株的选择--- 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株高10~15cm、根系发达的越冬机质苗或裸根苗。
选用组培脱毒苗的优势:种性复壮,抗性增强,提高品质,提高产量
苗床地选择及标准---
•地势:较平坦,稍高;
•土质:水稻田、棉花地、油菜地、菜地(前茬
种过茄科蔬菜地慎用)等,pH在6.5-7.5;
•有较好的水源及排灌条件;
母株定植时间及标准;
•定植时间:3月上旬-4月下旬,最佳时间为4月上中
旬(春季日平均气温达到10℃以上)。
•定植标准:采用“Z”字形双行定,起垄做畦,起高 15~40cm,畦中间略微隆高利于排水。
母株定植时间及标准;
•定植数量:a、垄宽2米:株距40cm 行距80cm,亩栽1650-2100株
b、垄宽1.8米:株距40cm 行距60cm,亩栽1800-2000株
•定植时苗子弓背朝外,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肥料管理:
①定植前亩施用腐熟农家肥5~10方;
或土壤氧吧基质200kg或机肥
②定植成活后15天到6月中旬,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合理追肥。8月份要控制氮肥使用,否则对植株花芽分化不利;
③适当追施叶面肥。主要在5月底以后追施。
日常田间操作---
剪叶及用药:第一片叶完全打开,第二片叶冒头时剪掉老化枯萎的叶片,促进新叶生长;剪掉叶片后及时打药,保护性杀菌剂喷雾,喷头朝植株茎基部及周围土壤。
病虫害防治---
防治青枯病、根腐病、炭疽病:
灌根,第一片新叶开始生长时开始淋心灌根。
可选用药剂:
①、草莓圈育苗管理方案,②、精甲咯菌腈(亮盾)+苯醚甲环唑+春雷毒素,③、嘧菌酯+甲霜恶霉灵+中生菌素,
注意:3组药每隔7-10天,每次每株浇灌量不低于100ml
主要病虫害及常用药:
①炭疽病:
草莓圈炭疽病技术包、25%吡唑醚菌酯、45%咪鲜胺、10%苯甲嘧菌酯、25%嘧菌酯
②白粉病:
草莓圈白粉病技术包、健达(唑醚氟酰胺)、绿妃(吡唑萘菌胺及嘧菌酯)、50%嘧菌酯、翠泽(30%嘧菌啶酰胺)
③细菌性角斑病(空洞病等):
草莓圈空心病技术包、3%中生菌素、2%春雷毒素、10%多抗霉素;
④芽枯病:草莓圈芽枯病技术包、50%叮酰菌胺1200倍液、50%扑海因800倍液;
⑤蚜虫蓟马:草莓圈蚜虫蓟马技术包、乙基多杀菌素、氟啶虫酰胺(不伤花和蜜蜂)、吡虫啉、啶虫脒等药。⑥螨类:联苯肼酯、乙螨唑、哒螨灵、螺螨酯等(前两种不伤花和蜜蜂)⑦地下害虫:2.5%高效氯氟氰菊酯;⑧叶蛾类:阿维菌素、溴氰菊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