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母株选择
选择品种纯正、健壮、无病虫害的脱毒原种苗作为繁殖生产用苗的母株。脱毒苗发出的匍匐茎多,子苗植株健壮,抗病性好,产量高。
二、建立专用育苗圃
建立草莓专用育苗圃,苗周应选在远离草莓生产区、地势平坦、土质疏松、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光照充足、未种过草莓的新茬地块上,注意前茬作物未使用过对草莓有害的除草剂,前茬种过烟草、马铃薯、番茄等与草莓有共同病害的作物也不宜作育苗圃。苗圃选好后,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和15-15-15硫酸钾型型复合肥30千克,50% 辛硫磷乳油0.5干克或40%毒死蝉乳油0.5千克拌细土撒人,或者每亩撒施1千克15%毒死螂颗粒剂(地将),用以防治地下害虫,耕匀杷细后做成1.5- 2米宽的高垄,垄沟宽0.3米,垄高20
-30厘米,垄面要平,便于浇水。采用高垄滴灌有苗技术,提前铺设滴滥管道。
每亩育苗圃繁育草莓苗4万株比较合理,育苗面积与生产日田按1:4的比例安排即可,新手和繁育抗病能力弱的品种时,育苗面积可适当大一点。
三、母株定植
1、定值时间
春季最低低气温达到5摄氏度以上时定植母株,我国不同地域差异较大,郑州地区一般为3月中旬,郑州以北地区可稍晚,郑州以南地区可稍早一些。
2.定植方式
每垄定植一行,抽生匍匐茎多的品种每亩定植800~ 1000株,如宁玉、甜查理、白雪公主、久香、章姬等;抽生匍匐茎少的品种每亩定植1200~ 1500株,如红颜、甘露等。合理深度是苗心茎部与地面平齐,做到深不理心,浅不露根。栽植过浅,很系外露易使母体干枯死亡;栽植过深新叶不能伸出,引起苗心腐烂。天气下时一般需连浇3次水,每隔2~3天浇水1次。
四、苗期管理
1、土肥水管理
繁苗母株定植后,用生根剂连续浇根2次,间隔为7天。母株成活后,保持苗田土壤湿润,以促发匍简茎。苗地土壤肥沃,空间间也大,极易生杂草,因此需多次反复除,复除杂草,结合除草,松土保坊。在匍匐茎大量发生季节(一般5月下旬-6月上旬),每亩撒施45%硫酸钾复合肥10-15千克。在6-7月,需追肥2一3次,隔10-15天一改,每次尿素5千克,磷酸二氢钾10千克。施后灌水,或在下雨前施入。叶面喷施2- 3次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浓度为0.3%。8月上旬追施磷钾肥,不再施用氮肥,培育壮苗,利于花芽分化。8月中旬以后停止施肥。草莓喜湿不耐涝,也不耐早,因此暴雨过后需及时排水,以防土壤积水。当士壤水分含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75%时(即用力握土不成团时)需及时浇水,以保持士壤湿润,利于匍匐茎苗扎根生长和母株苗多发匍匐茎,铺设滴灌、喷灌育苗效果更好。
2、 植株管理
在母株的花序显露时及时摘除花序,摘除得越早越彻底,越有利于节约营养和匍匐茎的发生。有些草莓品种抽生匍匐茎少,为促使早抽生、多抽生匍匐茎,可在5月初、5月中旬、5月下旬各喷1次50毫克/升的赤霉素,每株5毫升,可促使母株多发匍匐茎,喷施次数应根据苗情掌握。育苗时需及时摘去老叶、病叶,以减少营养消耗和病虫危害。匍匐茎大量发生时,可将匍匐茎向母株四周拉开,并在匍匐茎第二和第四节上压土,也可以用压苗卡、折弯成“U"的树枝、芦苇杆或铁丝固定 子苗,以防其交又或重叠,有利子苗扎根和生长,出现无根苗时,应及时重新培土。当每亩苗数在3万株左右时,可将甸何茎剪除,使子苗独立生长。以后再发的匍匐茎也应及时去掉,使子苗更加粗壮。
经常摘除老叶、病叶及后期发生的匍匐茎,一般10~15天左左右摘叶1次,每株苗留3-4叶为宜,到8月20日止。并采取“控氮施确钾,降温促分化“措施,喷施叶面肥、覆盖遮阳网,促使花芽分化。
控制密度,促
使老熟。田间子苗繁育到目标数量时,及时拔除繁苗母株,防止苗田秧苗过密,促
使通风透光。红颜和章姬草莓对炭疽病敏感,7月以后是发病高峰,当苗长势太旺、太嫩和细长时,要及时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控制秧苗长势,促使秧苗矮壮老熟,增强植株抗病能力。药剂可选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或43%戊唑醇悬浮剂5000倍液,或12.5%烯唑醇2000倍液,或15%多效唑粉剂1200倍液,或20%三唑酮1000倍液等,每隔10~
15天连续喷雾2~ 3次。
3、做好炭疽病的防治
草莓个别品种不抗炭疽病,受淹或突遇高温天气极易发病,要在雨停间歇期,草莓圈
炭疽病解决方案进行防治,做到雨后防,或每3~5天喷雾1次,连续防治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