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根腐病
草莓根腐病是由多种病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一大类病害的总称。草莓根腐病是草莓根部重要病害,草莓发生根腐病后地上部分矮小,长势弱,外部叶缘发黄变褐、坏死、甚至卷缩,并逐渐向心叶发展,花蕾少或整株青枯;拔起植株会发现地下部分根系短小,颜色灰暗,甚至变褐变黑,不定根大量死亡,新生根生长稀疏,吸收能力下降,随病害发展根系迅速坏死,造成青枯,草莓根腐病在中国各地均有发生。轻者影响草莓产量和品质,严重发病时造成草莓园毁灭,给果农带来巨大损失。特别是多年连作的草莓园,常常造成根腐病在整个草莓园发生流行。该病的发生具有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草莓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和病株残余组织内越冬,也能以菌丝体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在环境条件适宜时,病菌主要借雨水、灌溉水传播,从寄主根部伤口侵入,引起初次侵染。植株发病后,在病部产生新生代分生孢子,借雨水、灌溉水和农具传播,进行多次重复侵染。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为5-30℃;最适环境地温为10-22℃,相对湿度90%以上。草莓根腐病的最适感病生育期为苗期至开花座果期。发病潜育期5-15天。中国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草莓根腐病的主要发病盛期在11月至翌年5月。年度间早春温度偏低、多阴雨、光照时数少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低洼地、排水不良、土质黏重且偏酸的田块发病较早较重;栽培上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偏氮施肥的田块发病重。
草莓根腐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农业预防和化学预防为辅,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农业预防:清洁果园,及时清除田间前茬病株和病残体,集中烧毁或土壤热力消毒。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应配合施入大量有机肥,深翻土壤,灌足水,改善土壤墒情。
科学预防:土壤肥料是草莓正常生长、优质高产之根本,因此施肥时应掌握“多施有机肥、适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搞好叶面肥”的原则,促使草莓健壮生长,从而提高草莓自身抗根腐病的能力
化学预防:预防草莓根腐病的药剂有络氨铜,宁南霉素,多菌灵,醚菌酯,代森铵等,也可选用复配药剂如络铜柠铜等,预防用药可选用已复配好的药剂,用药最好选用单剂自行配制。
用药方式与时间:定植后一周可对草莓进行灌根处理,药剂应直接灌到草莓根部,灌透。
解决方案